- 精子库新闻
我们改如何应对供精志愿者面对的心理压力
2024-06-26
2003年,原卫生部发布的《关于修订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与人类精子库相关技术规范、基本标准和伦理原则的通知》(卫科教发〔2003〕176号)明确指出,人类精子库应遵循的伦理原则之一即配备相应的心理咨询服务,以协助供精志愿者和自精冷冻保存者应对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。考虑到全球精神障碍的合并患病率为13.4%,而在我国,尽管整体发生率相对较低,但12个月内心理障碍的加权患病率也高达9.3%,这一健康问题不容忽视。
为了响应全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,并加强国内心理健康服务,2016年12月,国家卫生计生委、中宣部等联合发布了《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》(国卫疾控发〔2016〕377号),强调心理健康服务在预防心理行为问题、促进心理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。这些服务包括心理健康宣传教育、心理咨询、心理疾病治疗和心理危机干预等。
为进一步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“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,培育自尊自信、理性平和、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”的要求,2018年11月,国家卫健委、中央政法委等部门联合发布了《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》(国卫疾控〔2018〕44号),旨在加快实施健康中国战略,促进公民身心健康,维护社会和谐稳定。
然而,在中国传统观念与周围环境的影响下,供精志愿者和自精冷冻保存者可能面临独特的心理压力,甚至可能发展成严重的心理问题。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发展,还可能对社会稳定和繁荣造成潜在威胁。因此,对这类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解和关注显得尤为重要。
心理评估作为临床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相关工作人员应接受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,以便与供精志愿者和自精冷冻保存者进行有效交流,并对其进行初步心理评估。在交流困难或必要时,还需进行心理疏导或指导就医。心理评估人员应接受严格的心理评估技能培训,并参考国内心理学会或心理卫生协会成熟的培训体系和课程,制定针对人类精子库服务对象心理问题的专项培训内容和课程。这样,我们可以更好地支持和保护这些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。